形态描述
体长:♀24—25毫米;♂24—26毫米。
♀大型,黑色,胸部及腹部第一节背板被黄毛。头宽于长;上顎二齿;额脊明显;颊最宽处稍宽于复眼;中胸背板中盾沟可见;小盾片后缘及腹部第1节背板前缘垂直向下,但无脊状隆起;后足胫节胫基板顶端中央稍凹入,位于胫节1/2处。唇基前缘及中央光滑,唇基及颜面点刻密且大;颅顶及刻点刻稀少;中胸背板中央光滑,四缘点刻大而密;腹部各节背板点刻不均勻。颜面被深褐色毛,腹部末端后缘被黑毛;颅顶后缘、中胸及小盾片均密被黃色长毛;腹部第1节背板前缘为稀的黃毛;前足胫节外侧毛黄色,足的其他各节被红褐色毛;翅褐色,端部较深,稍闪紫光。
♂似♀,区別为:(1)唇基、额、上顎基部及触角前側鲜黃色。(2)腹部第5—6节背板被黑色长絨毛;各足第1跗节外缘被黄褐色长毛。(3)后足第1跗节末端內侧具半圆形凹陷。
近似于中华木蜂,区别为:(1)♀腹部第1节背板上有稀少的黃毛,除前足胫节外,其他各节均被红褐色毛。(2)♂腹部除第1节背板具少量黄毛外,其他各节均被黑白色毛。
采访植物 苜蓿、荆条、木槿、蜀葵、珍珠梅、黄刺梅、千屈菜、小蓟、向日葵、紫藤。
♀大型,黑色,胸部及腹部第一节背板被黄毛。头宽于长;上顎二齿;额脊明显;颊最宽处稍宽于复眼;中胸背板中盾沟可见;小盾片后缘及腹部第1节背板前缘垂直向下,但无脊状隆起;后足胫节胫基板顶端中央稍凹入,位于胫节1/2处。唇基前缘及中央光滑,唇基及颜面点刻密且大;颅顶及刻点刻稀少;中胸背板中央光滑,四缘点刻大而密;腹部各节背板点刻不均勻。颜面被深褐色毛,腹部末端后缘被黑毛;颅顶后缘、中胸及小盾片均密被黃色长毛;腹部第1节背板前缘为稀的黃毛;前足胫节外侧毛黄色,足的其他各节被红褐色毛;翅褐色,端部较深,稍闪紫光。
♂似♀,区別为:(1)唇基、额、上顎基部及触角前側鲜黃色。(2)腹部第5—6节背板被黑色长絨毛;各足第1跗节外缘被黄褐色长毛。(3)后足第1跗节末端內侧具半圆形凹陷。
近似于中华木蜂,区别为:(1)♀腹部第1节背板上有稀少的黃毛,除前足胫节外,其他各节均被红褐色毛。(2)♂腹部除第1节背板具少量黄毛外,其他各节均被黑白色毛。
采访植物 苜蓿、荆条、木槿、蜀葵、珍珠梅、黄刺梅、千屈菜、小蓟、向日葵、紫藤。
国内分布
分布 辽宁、河北、山西、山东、河南、陕西、甘肃、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湖北、湖南、四川、贵州、福建、广东(海南岛)、广西、云南、西藏;广泛分布于东亚,北至苏联远东沿海地区;日本;朝鲜。